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文章正文

电是怎么来的,电厂的电怎么到用户家

栏目:头条 时间:2024-09-05 10:30:25

电是怎么来的,电厂的电怎么到用户家

很多朋友对于电是怎么来的和电厂的电怎么到用户家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我们生活中的电是怎么产生的
  2. 电是从哪来的
  3. 电是怎么来的,是如何产生的,他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4. 电的来源是什么

一、我们生活中的电是怎么产生的

1、生活中现在所用的电,大致可以分为利用发电机发的电,以及将化学能变成的电(如电池)。除此之外,还有利用太阳光发的电等,现在其他发电方法还在陆续研发出来。

2、我们生活中的电和工业用电都是从发电厂来的。生活用电在中国式220V工业的好像是380V。首先,发电厂通过发电机(有很多种发电机,比如风力发电机,火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核能发电机,潮汐发电机等等)产生电能,然后把电压通过升压器把电压调高,然后通过电线到达用户周围的变电站,在这里通过降压器把电压降下来,再通过电线传入千家万户了!

3、我们都知道摩擦起电而很少听说接触起电。实质上摩擦起电是一种接触又分离的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摩擦是一个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因此摩擦起电实质上是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

4、另一种常见的起电是感应起电。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负电和正电。

5、其它起电方式有:热电和压电起电、亥姆霍兹层、喷射起电等。

二、电是从哪来的

发电即利用发电动力装置将水能、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热能、核能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转换为电能。20世纪末发电多用化石燃料,但化石燃料的资源不多,日渐枯竭,人类已渐渐较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来发电。

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配合水轮发电机产生电力,也就是利用水的位能转为水轮的机械能,再以机械能推动发电机,而得到电力。科学家们以此水位落差的天然条件,有效的利用流力工程及机械物理等,精心搭配以达到最高的发电量,供人们使用廉价又无污染的电力。

火力发电指利用可燃物(中国多为煤)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核能发电的核心装置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按引起裂变的中子能量分为热中子反应堆和快中子反应堆。

快中子是指裂变反应释放的中子。热中子则是快中子慢化后的中子。大量运行的是热中子反应堆,其中需要慢化剂,通过它的原子核与快中子弹性碰撞将快中子慢化成热中子.热中子堆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天然铀(铀-235含量3%)和稍加浓缩铀(铀-236含量3%左右)。

把风能转变为电能是风能利用中最基本的一种方式。风力发电机一般有风轮、发电机(包括装置)、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能发电的,与火力发电类似。

能产生力的东西皆能发电,像水力和风力似的,人力也能发电。因此产生了手摇和脚踏之类的发电机,将人在运动中产生的能量转换成电能。

电力生产模式的选择及其经济可行性因需求和地区而异。世界各地的经济差异很大,导致住宅销售价格普遍存在,例如冰岛的价格为每千瓦时 5.54美分,而在一些岛国则为每千瓦时 40美分。水力发电厂、核电厂、火力发电厂和可再生能源各有优劣,根据当地电力需求和需求波动情况选择。

所有电网都有不同的负载,但每日最低负载是基本负载,通常由连续运行的工厂提供。核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一些水力发电厂可以提供基本负荷。假如天然气的建井成本低于每兆瓦时 10美元,则天然气发电比燃煤发电便宜。

热能在工业密度高的地区可能是经济的,因为当地可再生能源无法满足高需求。由于工业通常远离居民区,因此局部污染的影响也被最小化。这些工厂还可以通过增加更多机组或暂时减少某些机组的产量来承受负载和消耗的变化。

核电站可以从单个单元产生大量电力。然而,核灾难引发了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担忧,核电站的资金成本非常高。水力发电厂位于可以利用落水产生的势能来驱动涡轮机和发电的区域。

由于技术进步和大规模生产,除水电(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以外的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有所下降,现在在许多情况下,能源价格与水电一样昂贵或低于化石燃料。世界各地的许多政府提供补贴以抵消任何新电力生产的更高成本,并使安装可再生能源系统在经济上可行。

三、电是怎么来的,是如何产生的,他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1、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电荷运动所带来的现象。

2、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子运动现象有两种:我们把缺少电子的原子说为带正电荷,有多余电子的原子说为带负电荷。

3、电是个一般术语,是静止或移动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在大自然里,电的机制给出了很多众所熟知的效应,例如闪电、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等等。

4、用来称呼许多种不同的自然现象,一般只需使用“电”这单字就已足以胜任。但是,用于科学领域,这术语的意思显得相当模糊。必须使用更明确的术语来区分各种各样不同的概念。

5、电荷:某些亚原子粒子的内涵性质。这性质决定了它们彼此之间的电磁作用。带电荷的物质会被外电磁场影响,同时,也会产生电磁场。

6、电流: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通常以安培为度量单位。

7、电场:由电荷产生的一种影响。附近的其它电荷会因这影响而感受到电场力。

8、电势:单位电荷在静电场的某一位置所拥有的电势能,通常以伏特为度量单位。

9、电磁作用:电磁场与静止或运动中的电荷之间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

10、参考资料:电(自然现象之一)_百度百科

四、电的来源是什么

电本身就存在于大自然中,25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

公元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1544~1603)做了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力”、“电吸引”等许多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电力”、“电吸引”等专用术语,也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

18世纪中叶大洋彼岸的美国,大电学家富兰克林经过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

1831年,法拉第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发电机。他发现第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发电机,由此,用电开始逐步普及。

太阳发电是用太阳能电池组件,这东西是用硅做成的半导体,阳光照射在上面,吸收后电池两端产生异号的电荷。平均一块太阳能电池组件能产生0.5伏的直流电,十块太阳能电池组件能产生4V左右的直流电,由于这种方式产生的电是直流电,要经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才可以投入使用。

常规水电站将水拦截至水库或者拦截河流形成大坝,集中水流的落差(动能和重力势能)形成水头经过汇集后,调节水流的流量,并将它冲击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电能,再经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等将电能输入电网。

水电站的建成,对库区附近的生态产生了影响,库区周围的围堤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水坝的建成在洪期,下游人民不需要围堤坝了,利弊皆有!

因为月球、太阳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转效应,产生了叫做“潮汐”的东西。在海湾或者感潮河口建筑堤坝,闸口,水库把海水围起来。在涨潮时,把海水以势能方式储蓄,等到退潮时把海水以势能的方式放出,冲击水轮机,带动发电机从而产生电。

潮汐水电站和常规水电站的原理相同,都需要一定的落差。有的潮汐水电站是单裤单向发电,就是在涨潮时或者退潮时发电。还有就是单库双向发电,在涨潮和退潮都可以发电。水库外和水库里的水位差相同时便不行了。

潮汐发电是一种清洁,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可再生的能源。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风力发电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风叶,机箱,金属架。风带动风叶的旋转,再通过加速器增加转速,提高发电效率。风力发电是一种最具规模开发潜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风遇到障碍物时会消耗其能量,风力发电机的建设都选在平坦的平原或者海上,在一些欧洲国家,海上风力发电机极其的流行,著名的“伦敦阵列”就是一个海上风力发电的项目。

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2026 www.ypxiyi.com 版权所有 | 桂ICP备2024029503号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45@qq.com